临床科室
坐诊时间
医院地址
互联网医院
病历复印
微信扫码
您现在的位置首页健康科普视频健康资讯
在线预约

预约挂号

Appointment registration

健康科普视频

科普对话:防晒

发布日期 2021-06-03字号调整
信息来源:   微信公众号
手机阅读文本
陈绍斐
副主任医师,皮肤科副主任,过敏中心副主任
所属科室:皮肤科
医生详情

不排队、不出门
扫码在线问诊

认真严谨  科学防晒 

 

 

问题一:陈老师,如今越来越多人意识到防晒的重要性,您能和大家详细介绍一下在日常生活中,防晒对于保护皮肤的意义吗?

首先防晒主要防的不是日光,而是日光中的紫外线。

日光主要包括紫外线、可见光、红外线等。

适当的日晒可以促进维生素D合成,有利于骨骼发育,预防佝偻病等,对人体是有益的。

而紫外线会对皮肤造成伤害,造成晒伤、变黑、色斑、皱纹、皮肤老化等。

能够到达皮肤表面的紫外线主要是长波紫外线(UVA)和中波紫外线(UVB)。

UVA是波长最长的紫外线,具有很强的穿透力,可以穿透真皮层,破坏弹性纤维和胶原蛋白纤维,使皮肤被晒黑,引起皮肤的老化甚至皮肤癌;

UVB长期或过量照射会导致皮肤晒红、晒黑,甚至产生红斑、脱皮等现象。

所以防晒主要是两点:预防皮肤衰老和预防皮肤晒伤。 

 

问题二:也有不少人觉得用了就行使用防晒化妆品,仅仅是涂上就安心了吗?正确的使用方法是什么呢?

还是不能太随意,主要是涂抹用量和涂抹位置。

防晒产品标识的SPF值和PA等级是根据《化妆品安全技术规范》要求,按照2mg/cm2的用量测试得到的结果,因此我们在日常使用防晒化妆品时,用量达到2 mg/cm2,才能起到防晒产品标签标注的保护作用。

例如面部,一般的防晒化妆品大概需要取约一元硬币大小的量才能满足要求;如果防晒产品质地比较稀薄,取的量还要多于一元硬币大小。

但实际上按照大多数人的使用习惯,可能只能达到标准用量的四分之一到二分之一,影响了防晒化妆品的防晒效果。这就是涂了防晒化妆品还是被晒黑甚至晒伤的一个重要原因。

除了面部,其他裸露部位如脖子、耳朵、胳膊、小腿等最好也要涂抹防晒化妆品。

还要注意的是,即使涂抹了防晒化妆品,也不要过度暴晒。 

 

问题三:日常生活经验中使用防晒剂有出门前30分钟准备的说法,是这样的吗?出门后还需要做补充措施吗?

这种说法是比较主流的。

为使防晒剂能够充分接触皮肤产生作用,需注意应在出门前15~30分钟涂抹。

如果长时间在日光下暴露的话,建议每隔2~3小时进行一次补涂,保证持续的防晒效果。 

 

问题四:像夏天这样,太阳比较火辣,不少人会不停地补充使用产品,一天之类的使用频率多少是合适的呢?

如果大多数时间呆在室内,那就用SPF15 PA+的防晒霜就够了。每隔4-5个小时补涂一次。

如果外出运动,那就要用SPF25-30 PA++的防晒霜,每隔3-4小时就要补擦一次。

游泳时选择的防晒霜最好是防水型的,而且要用SPF30 PA+++以上的,每隔1-2小时就要再擦一次。 

 

问题五:为了满足消费需求的多样性,市面上有霜、喷雾等不同形态的产品,它们在使用效果上会有什么不同呢?

防晒霜和喷雾都可以,并没有哪个好这么一说,其实可以配合着使用。

防晒霜一般分为物理防晒和化学防晒,具有修正肤色的作用,其中添加的护肤成分较多,保湿性和滋润度也相对防晒喷雾要好,不同的防晒产品还具有美白、抗衰等附加效果。

防晒喷雾:防晒喷雾一般是化学防晒剂,一般为无油配方,对于脸上长痘痘,敏感肌肤都比较适用,液体状的喷雾不会有黏腻感,比较清爽,长时间在户外就需要带防晒喷雾,这样补涂相对方便得多。 

 

问题六:另一方面,由于肌肤状态、年龄等方面的差异,不同的人群要怎么选择适合自己防晒产品?

防晒产品的挑选中,要考虑肤质和年龄。一般肤质的朋友,不必考虑太多,只要用了有效、舒服都行。

油性皮肤,建议使用质地比较不油腻的产品,纯物理性防晒乳,质地上有的会比较偏油,可以选用相对清爽或者不过敏的化学性防晒产品;

敏感肌或者过敏性皮肤,谨慎起见,可以考虑选用纯物理性防晒产品,避开对于某些化学性防晒成分可能产生的刺激与干扰。

儿童的话,还是建议使用纯物理性防晒成分,避免化学性防晒成分可能造成的皮肤刺激。 

 

问题七:我们会注意到,在选择防晒产品的时候,有一个SPF值,也就是防晒系数,值越高防晒效果就一定越好吗?这个要怎么去选择判断呢?

理论上SPF值越高,包括PA+越大的,产品防晒效果越好,

但同时也意味着添加的防晒剂含量越高或者成分越复杂,过度使用会加重皮肤的负担,甚至还可能引起皮肤不良反应。

要结合皮肤性质和防晒品的性质来定。

如果大多数时间呆在室内,那就用SPF15 PA+的防晒霜就够了。

如果外出运动,那就要用SPF25-30 PA++的防晒霜。

游泳时选择的防晒霜最好是防水型的,而且要用SPF30 PA+++以上的。

雪山、高原等阳光下活动,就要用SPF50+ PA++++的防晒霜。 

 

问题八:在防晒产品选择中,还有两个指标,即UVA、UVB,很多人并不是很清楚,您能为大家讲解吗?

UVA、UVB的区别,UVA和UVB都是阳光中的紫外线,

UVA的波长较长,而UVB波长较短,UVA比UVB的穿透能力强,紫外线中90%以上是UVA,UVB甚至不易穿透玻璃。

UVA到达皮肤真皮层,UVB只能到达皮肤表皮层。UVA对皮肤的伤害:黑色素沉积,肤色变黑,产生色斑等。长期伤害引起皮肤老化,甚至能引起皮肤癌。

UVB对皮肤的伤害晒伤、晒黑、红斑、水肿,疼痛甚至水泡。

同时相对应的防晒霜中我们最常见的两个数值就是SPF和PA。

其中SPF是指其对抗UVB的有效时间,而PA就是对抗UVA的有效时间强度。

看防晒霜包装上面的SPF和PA数值,二者值越高,防晒效果越好。

为了全面防护,要选择既能防护UVB又能防护UVA的防晒化妆品,即产品标签标识有SPF值和PA等级或广谱防晒的产品。 

 

问题九:防晒化妆品属于特殊用途化妆品,含有某些功效成分,这样的话,适合每天涂抹吗?高频使用是否会对皮肤造成伤害呢?

这属于安全性问题。

按照我国《化妆品安全技术规范》(2015版),防晒化妆品的重要成分——防晒剂是准用组分,规范中列出了允许使用的27种防晒剂,包括25种化学防晒剂和2种物理防晒剂,而且对每一种防晒剂在化妆品使用中的最高允许浓度都有明确的规定,以保证防晒化妆品的安全性。

我国法规还规定,防晒化妆品作为特殊用途化妆品,在上市前均需要通过国家认定机构的理化、微生物、毒理学、人体安全性和功效性检验,并经过严格的审批程序才能上市。

只要用着正规渠道购买,用着舒服,不过敏就可以。 

 

问题十:有不少女孩子在使用防晒产品的同时,还需要化妆,这种情况下,您有什么建议吗?

首先是步骤,当它们两者同时使用时。

一定是先涂防晒后化妆,而防晒前还有护肤的步骤,

准确的说是先护肤,再防晒,最后化妆,

因此当我们化妆后补涂防晒时,脸上是已经涂过一次防晒的。

关于补防晒的问题,主要是前提不能花妆,防晒霜和喷雾有时候会引起花妆的问题,建议补防晒品的时候按照剂型选择防晒粉。

 

问题十一:使用防晒化妆品后,在清洁等方面有什么需要注意的呢?

如果使用低倍数的防晒产品,一般洁面乳正常清洁就可以。

如果使用了户外的高倍数高防水的防晒霜,比如有“防水”“抗水”标识的,建议使用卸妆产品。 

 

问题十二:其实很多朋友都知道妆后清洁的重要性,落实到具体生活中,要如何判断涂抹的防晒产品是否卸除彻底?

这个问题很多人很关心,主要是怕防晒产品清洁不干净会导致皮肤引起炎症、皮肤敏感等问题。

其实皮肤是有屏障功能的,就算有一点防晒剂残留,也会被皮肤的屏障功能屏蔽在角质层外。

那么理想清洁的标准就是,脸上的水既不成串成股流下,也不会形成一个一个的小水珠,而是成片的湿润附着于脸上。 

 

问题十三:也有信息说,防晒不仅仅是在夏天,一年四季都应当做好防晒工作,对此您是怎么解读的呢?

是的,一年四季的每一天都需重视防晒工作。

紫外线中UVA的含量是最多的,UVA能穿透玻璃、云层和水,在四季中变化很小,任何海拔高度都存在。

因此防晒工作不仅仅局限于夏季,即便多云和阴天的时候,仍有较强的紫外线到达地面。

所以,一年四季都要防晒。而且UVA主要引起皮肤衰老,有句话说的好,防晒是最便宜的防衰老。 

 

结语:感谢陈老师的精彩讲解,通过这次讲解,我们对日常生活中的防晒有了更进一步的认识。积极对待防晒,正确地做好防晒工作,让防晒化妆品真正成为肌肤的防护墙,有效预防皮肤疾病。好了今天的节目到这里就结束了,我们下期再见。(备注:本文是视频的文字版,2020.6.18录制,今年再次分享,希望对大家有用)

本文转自微信公众号:中医皮肤陈绍斐

扫码下载豫中一APP
了解更多资讯

扫码便携访问
豫中一小程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