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网站首页>   赵坤全国名老中医药专家传承工作室  > 学术思想
学术思想

五行的本质

发布日期:2023-11-20   阅读量:59

对于广袤无垠的宇宙而言,生命的产生堪称一个奇迹,也是宇宙演化过程中的一个随机变量,整个宇宙万物及其发展都充满着不确定及不可预测性,对于整个人类社会而言,整体在呈螺旋式上升,每一次变革进步都是借助于理论思想的推助,人在漫长的生命实践过程中,逐渐演化,逐渐脱颖而出,人与动物最主要的区别,是具有独立思考、认识世界的能力,在认识世界的过程中逐渐形成了一系列的哲学思维体系,哲学能帮助人们更好地认识世界,古人认识世界通过观察自然环境变化,系统总结其规律,并对其系统概括,这种规律具有普遍性,适用于生活的方方面面,也包括医学。

中医是建立在中国古代哲学的基础之上,五行与阴阳一样都体现对宇宙自然环境的认识,属于认识论的范畴,整个自然界是客观存在的,并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精气学说是对世界构成本源的认识,阴阳学说是对客观物质状态的认识,五行不仅仅代表自然界的五种物质,更多的指五种不同运动的趋向,同时更进一步与揭示了事物内部深层次的联系,包括事物间的相生、相克。

公元前6世纪,西方自然哲学家们提出四元素“水、火、土、气”,与中医所言之五行有相类之处,虽然所处地域不同,但对自然认识却具有某些共通之处,因为他们都是对客观存在的认识,五行代表着五种不同的运动趋向,五种具有不同特性的能量,但凡具有能量的东西,都会具有不同运动趋向性,如因苹果落地而发现的万有引力,人之所以在地球任何方向、任何位置都能保持直立,都是引力作用的结果。这种能量即包括我们看的见的亦包括无形之能量信息。而事物间的变化是通过能量的相互作用而发生的,物质只是五行的一个载体。

中医重道而轻器,器者有形之物,道者规律也,事物的运动趋向,五行对应五脏,脏腑者,机体运行的原动力,对于人体整个平衡系统而言,阴阳学说描述事物对立的双方,事物间是普遍联系的,这种联系不是单一的,而是多层次、多方位的,因而需要不同的理论去阐释事物间的联系,就自然而言,将万事万物的特性进行归纳,或以方位概述之--上下左右中,物质是运动的,世界的恒动观,事物在运动中维持平衡,以此来代表这五种物质的运动趋向。以五行对应人体的五脏,也是普遍规律的具体化体现,五脏运动趋向则表现在气机,肝升肺降,脾升胃降,在下者宜升,在上者宜降,气机循环,如环无端。无论是黄元御的一气周流,土枢四象理论,还是彭子益的圆运动理论,都在强调人体的气机。这种关系较之阴阳更加具体,对于临床更有现实具体的指导意义。

临床病情的复杂性远远超出我们的预期,单一的理论及辨证方法往往不能够准确的辨识疾病的深层次病机,我们努力寻求综合性辨证手段,多层次、多方面反应疾病的病因病机。阴阳重状态,六经重部位,五行重运动,为脏腑辨证的一种延伸和拓展,脏腑辨证侧重于其本身的特性,而五行学说更侧重于其内在关系。气的不同运动形式决定万物的不同状态,五行亦是如此,其具有不同的特性,而以木火土金水为其代表,五行为意象性概念,重象而轻物,即古人云:重道而轻器;道为行而上,器为行而下。因而运用五行学说指导治病,重点应放在五行的特性方面,并对自然界的万事万物进行归纳,此中医之象。

五行之间具有相生相克的关系,进而维持内部环境间的动态平衡。五行是一种多层次、多环节的制衡关系,每一行均在循环中伴有不同角色,并与其他几行交通联系。木、火、土、金、水为相生关系,对应于自然--春、夏、长夏、秋、冬,为一年四时之序的更替,为一个正常生长化收藏的过程,气机运行的过程,亦为一个能量周期运动变化的过程。固化的事物是能量聚集贮藏的一种状态,物质气化弥散的过程即能量释放的过程。就人体而言,病之十有八九为人体气机不畅,包括不及与太过,即当升不升或升发太过,治疗当助其不足,抑其太过。因而五行的动态平衡是能量正常运行的条件,五行间动态失衡,首先要通过内部的生克制化去维持平衡,如不能实现自我调控与修复,则需要借助外部能量,中药治疗就是外部力量。事物运动到某一阶段所处的一种状态,及其这种状态的趋向性,与藏象学说匹配,并通过多种途径促使人体恢复动态平衡,较阴阳二元论更加完备具体。临证要详细了解疾病所处之阶段,以了解气机的状态及趋向性,指导用药治疗。中医之哲学基础精气学说、阴阳学说、五行学说,以深刻内涵,阐了中医的基本原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