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网站首页>   赵坤全国名老中医药专家传承工作室  > 医案分享
医案分享

脓胸、肺坏死、肺空洞

发布日期:2023-11-16   阅读量:140

刘某某,女,3岁2月,以“反复咳嗽、发热20天”为代主诉初诊。

就诊20天前患儿无明显诱因出现发热,T:39.9℃,伴有咳嗽,至河南省某医院住院治疗1天,19天前仍高热,热峰T:39.9℃,伴有寒战,咬牙,呼吸急促,至河南省某医院中医科住院治疗,患者昏睡状态,精神差,心率161次/分,呼吸59次/分,氧饱和低,给与心电监护、吸氧对症处理,予头孢他啶针、阿奇霉素针、甲泼尼龙针静滴1周,后改美罗培南、阿奇霉素、甲泼尼龙静滴,期间行纤维支气管镜肺泡灌洗1次,症状好转,体温下降3天前出院,继服利奈唑安片口服(10mg/kg·次,3次/天),但复查胸部CT未见好转,提示肺脓肿,欲求中医治疗,至我门诊。现症见:咳嗽无力,喉间有痰,体温正常,纳眠可,二便可,易出汗。

查体:双肺音粗,听诊有痰鸣音

辅助检查:肺部CT示:右肺大叶性肺炎、脓胸、肺空洞。

诊断:西医:脓胸、肺坏死、肺空洞

           中医:肺痈 胸痹(热毒蕴结、化腐成脓兼气虚)

由于抗生素疗效欠佳,接诊后停用抗生素,激素,改用纯中药治疗;

方药:金苇肺热清加味:大青叶15g桑白皮10g鱼腥草15g川贝6g紫菀10g冬花10g天花粉15g枇杷叶6g 僵蚕10g蝉蜕6g橘红6g橘络6g赤芍15g红花6g川芎6g煅蛤壳15g海石15g两面针15g冬瓜子10g金荞麦15g桃仁10g芦根20g黄芪6g葶苈子15g蒲公英10g炙甘草6g,7剂1剂/2天,水煎服; 

二诊:服上药患儿咳嗽基本消失,清嗓子,流涕,无咳嗽,无咯痰、体温稳定,纳眠可,二便可,易出汗。查体:双肺听诊未闻及干湿罗音。

因患者脓痰已尽,当祛腐生新并用,加穿山甲、天花粉透脓,脓尽方能生新,方药如下:

大青叶15g桑白皮10g鱼腥草15g川贝6g、紫菀10g冬花10g天花粉15g、枇杷叶6g僵蚕10g蝉蜕6g橘红6g橘络6g赤芍15g红花6g川芎6g煅蛤壳15g、海海石15g两面针15g冬瓜子10g金荞麦15g桃仁10g、芦根20g、葶苈子10g、穿山甲6g,7剂,1剂/3天,水煎服,服上药期间患儿无明显不适,

三诊:患儿无咳嗽,无咯痰、流涕等,体温可,纳眠可,二便可,出汗减少。查体:双肺呼吸音清,上方继服,加南沙参15g、北沙参15g、地龙10g,7剂,1剂/3天,水煎服。

四诊:患儿无明显不适;患儿前后共治疗2个月,复查胸部CT肺空洞修复,痊愈停药,患儿现已正常上学。

按语:大叶性肺炎,西医按照病理分类而命名,是指病变部位累及一个肺段或一个肺段以上肺组织,以肺泡内弥漫性纤维素渗出为主的急性炎症。病变起始于局部肺泡,并迅速蔓延至一个肺段或整个大叶。中医辨病属“风温肺热病”、“肺痈”范畴,临床表现与《黄帝内经》所描述的“喘鸣肩息”、“肺痈”、“上气”等相似,是以“热、咳、痰、喘”为主要临床特征的疾病。

该患儿就诊时以发热、咳嗽为主要表现,氧和不好,提示肺部的通气换气功能不佳,病情较重,西医虽然给与较强的抗生素及激素,但影像学改善不明显,考虑长期应用西药的副作用,故停用所有西药,给与中药治疗。中医整体辨证,标本同治。患儿就诊时大叶性肺炎、肺空洞、肺脓肿,中医辨证属“肺痈”范畴。

肺痈为毒滞血瘀,壅阻于肺,肺叶生疮,而成脓,痈者壅也,乃为不通也。多见以下几种情况,其一为感受温热毒邪,或阳热之体,感邪迅速入里化热,累及一侧或双侧肺叶;其二为久用抗生素,邪气由表渐入于里,进而波及整个肺部;其三素体脾虚、痰湿内盛,饮食不节,嗜食肥甘,积滞内生,蕴而成毒,上及于肺而致。该患儿病程长,西医治疗,临床症状好转,但肺部影像学无改善,寻求中医治疗,考虑热毒入里化热,迅速累及一侧肺叶,同时应用多种强有力的抗生素,抗生素为寒凉之药,再次伤及正气。因而治疗时需考虑补正气,以使其有力脱毒外出。西医应用激素虽能减轻炎症反应,但激素又不同于中医的壮阳之药,不能从根本上补充阳气,长期大量应用还会损伤真阳。该患儿疾病的基本病机为热毒壅肺,痰热瘀血互结肺络,肺络痹阻,故治疗上以清肺解毒,活血化瘀,透脓祛腐。故首诊给与金苇肺热清以解毒化痰,逐瘀排脓。咳嗽无力、易出汗,久病伤及气血,故出现气虚乏力症状,治疗加黄芪6g以既可以补气升阳、固表止汗,又能生津养血、排毒排脓。服药后体温正常,咳嗽消失,仍有清嗓子。二诊时,患者脓痰已尽,当祛腐生新并用,加穿山甲配合天花粉透脓,脓尽方能生新。7剂后三诊,已经无不适。但无临床症状,听诊未闻及干湿性啰音,不代表完全痊愈,需要结合影像学恢复情况而定后期中医治疗。后期治疗在原有基础上加南北沙参以益气养阴,加地龙通经活络巩固治疗。治疗两个月复查胸部CT肺空洞修复,痊愈停药。该病例的治疗,体现了中医的整体观,标本同治,久病多瘀,注意活血化瘀,通经活络贯穿治疗始终,病得痊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