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网站首页>   王万林全国名老中医药专家传承工作室  > 科普园地
科普园地

“痰”与粉刺性乳痈的关系

发布日期:2022-09-12   阅读量:914

 粉刺性乳痈西医称“浆细胞性乳腺炎”,是一种慢性非细菌性感染的乳腺化脓性疾病,病变基础为乳腺导管扩张及浆细胞浸润。在中医临床中,通过观察大量临床病例发现,“痰邪”在患者发病中占有重要地位。

“百病皆由痰作祟”,痰凝于肌肉毛皮之间,外科肿痛诸候由此产生,称为“宿痰失道”,表现为结聚肿硬、或痛或不痛、微红,但淡薄不热。故粉刺性乳痈临床可见乳房肿块、质地硬韧,但乳房疼痛及全身热证不甚明显,较急性乳痈轻。

《素问·经脉别论篇》中云: “饮入于胃,游溢精气,上输于脾。脾气散精,上归于肺,通调水道,下输膀胱,水精四布,五经并行”,说明整个津液的代谢与肺、脾、胃、肾、膀胱等脏腑有着密切关系,都可导致痰的形成。

肝气不疏,瘀滞成痰。肝主疏泄,具有疏通、畅达全身气机的作用,进而促使精血津液通达、顺畅。朱丹溪说: “气顺则一身之津液亦随气而顺矣”“痰因气滞而聚,既聚则碍其路,道不得运,故作痛也。”若肝失疏泄,肝郁则气滞,气机郁滞,则津液运行障碍停积而为痰饮。女子乳头属肝,乳房疾病本身与肝密切相关。当情志不遂、气机抑郁则肝气不疏,瘀滞成痰结为块,久则化热酝酿肉腐成脓。

脾胃失和,久蕴成痰。脾为“生痰之源”,胃为“水谷之海”,脾主升淸,胃主降浊。若因饮食不节,或嗜食生冷瓜果,或恣食肥甘厚味,或外感六淫之湿,或思虑过度等,损伤脾胃功能,导致脾失健运,胃失和降,清者不升,浊者不降,液运化输布失常,水液不能正常敷布停而为湿,聚而为饮,凝而为痰。且足阳明胃经行贯乳中,女子乳房属胃,若脾胃失和、久蕴成痰、乳络受之则发为此病。

肾阳亏虚,水聚成痰。肾主水,肾气具有主司和调节全身津液代谢的机能。一旦肾阳亏虚,火不生土,水反乘脾,积聚成痰。并且“冲任之本在肾”,冲脉为“十二经脉之海”“血海”,任脉为“阴脉之海,主胞胎”,两脉同起于胞宫,相互交通,上达于乳房。故肾元亏虚则冲任不调,血不循常道为月经反而上入乳房成乳汁,乳汁聚于乳络则形成有形之痰。

因此,在治疗方面其总体原则为解毒消痈、化痰散结,可选用可导痰浊下行而宽胸散结之栝楼牛蒡汤合二陈汤加减。另分期辨证论治,必要时配合挂线法、托线法、药线引流外治法治疗,以期达到痊愈的临床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