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年7月20日,郑州市遭遇范围最广、强度最大的区域性大暴雨,造成市区严重内涝。
随着雨量的上涨,我院地下停车场的水位也不断上涨,位于第二住院部地下二楼的生物样本库安全受到严重威胁,一旦受淹,近二十万份珍贵的科研资料就会损毁,损失将无法弥补。
无论如何都要保护好生物样本库内的设备、资料、药品和生物样本,这是医院党委委员、医院副院长李素云、王海峰和样本库工作人员田曙光、史艳敏心中的唯一信念。
在李素云和王海峰带领下,样本库的同志们迅速投入防汛抢险工作。面对如此大的洪水,医院备用的沙袋已经捉襟见肘,更无可用人员帮助搬运。水位不等人,我们自己搬!领导和同志们叫上保洁师傅毫不犹豫的拎起沙袋,在电梯不能用的情况下,往返六七趟爬楼梯,终于在车库和样本库门口堆放好沙袋防水拦挡。
这雨一直不停可怎么办?会断电吗?会不会漏雨?为了确保万无一失,他们决定留在医院值守。暴雨侵袭,各种犹如科幻片中的洪灾情景通过新闻意义呈现,令同志们更加揪心。责任所在,不敢懈怠,坚守库房的她们一夜未眠,随时关注水位变化亲朋好友慰问的电话、短信更是顾不上回复。
5点10分左右,因郑州市供电基站受暴雨影响,医院也突然停电了,冰箱里近二十万份的样本保存问题令人忧虑,一直停电可怎么办?用干冰?用液氮?可是联系后回复因道路受阻,根本运送不过来。更糟糕的是,停电后污水泵也停止了工作。“快快快,楼下样本库进水了!”一声惊呼令大家再次投入紧张的抢险工作。水瞬间没过了脚踝,最深处已达到20多厘米,重新摆放的拦挡根本没有用,楼下的设备、资料、样本都极其重要,这个时候保什么?
副院长李素云、王永霞到现场实地查看,李院长果断决定:“近二十万份的样本不可复制,得来不易,保样本!”
沙袋不够用,副院长王海峰、后勤部主任秦静海决定优先将备用沙袋用于生物样本库。一方有难,八方支援,听说样本库进水,呼吸科主任余学庆、中心实验室李亚、心脏中心王新陆、科研部刘卫红、毕倩、机构办张建民都急忙赶过来支援。从负一楼泄下来的水太多太急,一直往冰箱区流渗,能够看到的拖把、扫帚、泡沫箱、空置的垃圾桶都成了排水的工具,不敢让水浸泡到冰箱。
在紧张的奋战中,终于来电了,污水泵开始工作,排水变得顺利,水位慢慢下降,经过十几个小时努力奋战,生物样本库在下午三点左右将水基本排完。卷起的裤脚、汗水浸湿的衣服,这个时候也是美丽的,危难之时显担当,能够保护如此珍贵的科研资料,虽然很苦很累,但同志们都非常欣慰!(文/田曙光 图/田曙光 史艳敏)
(编辑/冯超 审核/张玲霞)